如果你有梦想,就默默去实现它。
文/秋 凉
改造自然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但是历史证明,人类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也常常低估自然的复杂性。带来重大社会变革的技术经常伴随着无法预见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够被我们认识。
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细菌大量出现即是典型的一例。抗生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在青霉素应用之初就曾经担忧,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然而,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显身手,却让人们完全忽视了这一科学上的远见。时至今日,这一担忧不但成为现实,而且已经变成了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细菌的抗争|
抗生素是一种在自然中原就存在的物质。多少年来,抗生素和细菌之间形成了自然的平衡,直到人类的介入打破这一平衡。尽管致病菌对我们来说是“敌人”,似乎是“应该”被消灭的;然而作为一种物种,一种生物体,生存却是细菌的必然选择。细菌需要在环境压力下开发出更强的生存能力,其关键就是要抵抗抗生素对自己的杀伤。因此,对我们来说的“耐药性”,对细菌而言就是生存的能力。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对致病菌的策略说白了就是四个字:赶尽杀绝。正是在这种策略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高级”抗生素被发明、被应用;也正是在这种策略的压力下,细菌不断整合耐药基因,越来越强的耐药性被开发出来,耐药细菌的比例快速上升,逐渐抢占了那些无力抵抗抗生素而被消灭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随着新型抗生素不断出现,细菌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只有具有更多耐药基因、具有最强抵抗能力的“强壮”细菌才能够生存下来。
抗生素的滥用在此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要是细菌感染,即使轻度感染都使用尽可能广谱、强力的抗生素,导致细菌对这些强大的抗生素更容易产生耐药性,使得真正严重感染的患者反而无药可用。进一步,对于非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例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腹泻都不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无谓地增加了细菌生存的环境压力,既增加了耐药基因重组的可能,也导致耐药细菌在环境中所占比例急速上升。此外,出于经济效益,在养殖业中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虽然可以起到减少畜禽病死率的作用,然而这些抗生素被大量投放到自然环境中,通过蓄积作用,进一步压缩了细菌生存的自然空间。由此造成的巨大危害,至今尚难以评估。
|不要“赶尽杀绝”|
抗生素的滥用具有复杂的成因。医疗技术本身的限制、社会公众的认知、医患关系的紧张、复杂的利益链条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每一次“超级细菌”的暴发都在给我们敲响警钟,迫使我们正视现实。在经历了抗生素武器库的一次又一次升级以后,人类第一次感觉到,我们用以抵抗细菌的抗生素长城似乎已经摇摇欲坠,我们有可能成为和细菌战斗中的失败者!
怎么办?
显然,我们不可能回到不使用抗生素的“自然”时代。这不仅不现实,而且是社会的严重倒退。既然如此,抗生素和细菌之间就必须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事实上,在人类开始使用抗生素以前无比漫长的年代里,它们都相处得非常融洽。近20年来,我们日益感觉到自然的复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共识。我们应该意识到,对于致病菌“赶尽杀绝”的策略是违背自然法则的。不要忘记,生物多样性中,细菌是重要的一环,在我们的身体内就生存着数以亿计的细菌——益生菌的广告你不陌生吧?更强力的抗生素的使用必然会伴随着更耐药的细菌出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就是今天我们面临的困局。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改变策略,降低细菌生存的环境压力,恢复“普通”细菌的生存环境,减少耐药细菌在环境中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使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事实上已经足够强大的抗生素重新发挥威力。要做到这些,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杜绝抗生素的滥用就成了当务之急。我国卫生部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要求医院和医生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我们虽然不是医生,可是不滥用抗生素却和每个人相关,我们也确实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减少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
|不要迷信灵丹妙药|
有很多人将抗生素视为灵丹妙药,甚至迷信抗生素,这是造成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医学角度来看,并不存在什么灵丹妙药,只有是否对症的药物。只有在明确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适合使用抗生素,而一旦使用抗生素,就必须正规、足量、足疗程使用。当然,究竟是否为细菌感染,普通人很难判断;究竟如何正规使用抗生素,只有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才知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自己到药房里去买抗生素,也不要自己随意服用抗生素。普通的感冒、腹泻、咽喉炎等等,多数是病毒感染所致,临时吃一些抗生素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诱导细菌发生耐药。如果确实觉得病情比较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去看医生。到了医院,不要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其实,医生通常会给你验一个血常规,从而很直观地判断你是否感染了细菌,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就不必服用抗生素。
我们还要记住,使用抗生素,能口服的就尽可能不用点滴。很多人觉得挂点滴好得快,这是一种主观的错误感受。其实,很多抗生素都需要每天给药2~3次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这和抗生素的“半衰期”(指抗生素在体内代谢的周期)有关。要保证抗生素的作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维持我们血液和组织里抗生素浓度的稳定,不让细菌获得喘息的机会。由于大多数抗生素的半衰期比较短,只有通过每天多次给药才能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和每天跑到医院挂一次点滴相比,每天口服2次或3次抗生素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静脉点滴通常只适用于那些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例如呕吐或者昏迷的患者等。现在很多抗生素口服吸收效率都很高,通过口服药物完全可以治疗常见的细菌感染。
|不战而屈人之兵|
由超级细菌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醒我们,抗生素和细菌的博弈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阶段。科学家当然不会停止开发新型抗生素的脚步,然而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今天耐药细菌的猖獗是细菌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环境压力下选择生存的自然结果。我们需要超级抗生素去对付超级细菌,但是这些超级抗生素就如同核武器,更大的作用应该是战略层面的威慑力。我们更需要的是在抗生素和细菌之间获得一种良性的平衡。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强大的抗生素,而我们对这些强大抗生素的滥用就仿佛把原子弹当子弹用,后果可想而知。停下粗暴的狂轰滥炸,让那些娇嫩的细菌重新获得生存的空间,把凶残的超级细菌赶出原本不属于它们的地盘,不战而屈人之兵,岂非善之善者?
我们需要抗生素来保护自己,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去消灭环境中的所有致病菌。我们要使用抗生素,但是我们不要滥用抗生素!
——选自《科学画报》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