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禽流感流行动态与防控策略

2024/12/20 10:57:05 0人评论 264次浏览 分类:疫情通报

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一、禽流感流行情况

血清型和血清亚型多,无交叉反应。

  • 血清型:禽流感分为A、B、C和D型,危害家禽的为A型流感病毒;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和H7亚型;

  •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H3亚型、H10亚型等。

1.

世界和亚洲禽流感流行情况

 01.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1. H5亚型禽流感共引起三波流行:2005-2010,2011-2019,2020-至今;

  2. 涉及范围不断扩大;

  3. 扑杀和死亡家禽数量激增,伴随大量的野禽死亡;

  4. 与2022年相比,2023年家禽扑杀和死亡数显著下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欧洲,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的数量并未减少;

  5. 亚洲主要发生在日本、韩国、菲律宾、土耳其;

  6. 血清亚型众多,主要血清亚型仍为H5N1

 02. 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1. 多数为独立暴发,中国和墨西哥呈连续性发生;扑杀和死亡总数达3374万羽;

  2. 家禽宿主为鸡和火鸡;

  3. 血清亚型为H7N2、H7N3、H7N7、H7N8、H7N9等;中国主要为H7N9。

 03. 人和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

  1. H5N1 AIV感染人865例,病死率超50%;H5N6、H5N8 AIV也出现感染人病例;

  2. H7N9 AIV感染人1568例,病死率39%;

  3. H9N2、H10N3、H10N7、H10N8、H3N8 AIV等也可感染人;

  4. H5亚型AIV还感染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家养哺乳动物;

  5. 2023年报道的哺乳动物感染病例次数显著高于2022年;

  6. 2024年美国报道了奶牛感染H5亚型禽流感病毒。

2.

我国禽流感流行情况

 01. H5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

  1. 血清亚型以H5N1 AIV为主,其次为H5N6 AIV,偶见H5N8 AIV;

  2. HA进化分支主要为Clade 2.3.4.4b,偶见Clade 2.3.4.4h;

  3. 与现有疫苗的交叉HI反应性较好。

 02. H7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

  1. H7N9 AIV宿主以鸡为主,还有鹌鹑,病毒HA呈现出一定抗原差异性;

  2. 与现有疫苗的交叉HI反应性较好,但需注意产蛋鸡群产蛋下降问题。

 03. 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

  1. H9亚型AIV仍是家禽中最主要的禽流感,多与其他亚型AIV、传支、大肠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

  2. HA遗传进化为h9.4.2.5为主,又进一步形成两个小分支,具有明显的抗原差异性;

  3. 现在流行株以分支2为主,并与分支1共存。

 04. H3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

  1. 分离鉴定出多株鸡源H3亚型AIV,包括H3N2, H3N3, H3N8,与2022年相比,今年分离率显著减少;

  2. 16株H3N3 AIV HA来源于H3N8 AIV,NA来源于H10N3 AIV,内部基因全部来源于H9N2 AIV;

  3. 引起鸡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易与IBV等混合感染。

刘金华教授团队动物试验证实:

  1. H3N8 AIV感染SPF鸡表现为眼睑肿胀出血,轻微呼吸道症状,哈德氏腺黏膜坏死,鼻甲、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坏死,肺脏支气管肺炎;可在鸡群之间接触传播;

  2. H3N3 AIV感染SPF鸡群可在鸡鼻甲、气管、肺等呼吸器官中高效复制并排毒,引起呼吸系统严重病理损伤,并可在鸡群之间空气传播。

二、禽流感防控策略

1.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问题一:野鸟生态圈污染严重,陆生禽、家养水禽、野鸟循环传播。

策略:全球联防联控;强化生物安全措施,重点防止野鸟、水禽与鸡之间相互接触。

问题二:活禽市场多宿主混杂,新亚型重组病毒易于产生。

策略:加强活禽市场管理,严格落实“1110”制度(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促进消费方式转变。

问题三:新的家禽适应株不断出现,流行范围和持续时间有待观察。

策略:强化禽流感病毒监测,及时发现新疫情,并做好疫苗储备工作。

问题四:水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存在短板,免疫失败偶有发生。

策略:重视水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加强免疫,关注鸭瘟载体疫苗的研发。

问题五: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持续变异,免疫保护临界线显著提高。

策略:加强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保持抗体水平的强度和均一度。另外,需关注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疫苗抗体的干扰,近两年家禽中常见免疫抑制性疾病:传贫、马立克、禽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症、传染性法氏囊病。2016-2024年江苏省4种鸡源免疫抑制性病原的检测中,鸡传染性贫血检出率29.95%、马立克氏病检出率23.05%、禽白血病检出率23.43%、网状内皮增生症检出率9.9%,且两重或三重感染普遍;免疫抑制病原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

问题六:H9N2亚型禽流感免疫防控效力低,呼吸道受损易导致继发感染;有研究表明与H9N2 AIV共培养可增强大肠杆菌的粘附性和致病性。

策略:加强H9N2亚型禽流感黏膜免疫疫苗的研发,防止混合或继发感染。

2.

世界范围疫苗使用情况

H5亚型禽流感

  • 中国:2004年,强制免疫,鸡、鸭、鹅、鹌鹑、鸽子、其他圈养的稀有鸟类。

  • 埃及:灭活疫苗和灭活重组疫苗;2006年,规模化养殖场;2007年家庭养殖;2009年家庭养殖禁用。

  • 越南: 两种单价灭活疫苗,Clade1和Clade2.3.2。

  • 孟加拉国:商品鸡,两种灭活疫苗和rHVT-H5载体疫苗。

  • 印度尼西亚:2004年,Clade2.3.2.1重组灭活疫苗。

以前禁止使用疫苗的国家在考虑试点使用疫苗,并准备了2.3.4.4b种毒。

H7N9亚型禽流感

  • 中国:2017年开始使用。

3.

目前中国批准使用的灭活疫苗

兽药名称

研制单位

防控对象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H5N6 Re-13株+H5N8 Re-14株)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

H5(2.3.4.4h和2.3.4.4b)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细胞源,H5N6 Re-13株+H5N8 Re-14株,H7N9 H7-Re4株)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

H5(2.3.4.4h和2.3.4.4b)和H7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6 Re-13株+H5N8 Re-14株)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H5(2.3.4.4h和2.3.4.4b)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6 Re-13株+H5N8 Re-14株,H7N9 H7-Re4株)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H5(2.3.4.4h和2.3.4.4b)和H7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 rHN5801株+rGD59株,H7N9 rHN7903株)

华南农业大学等

H5(2.3.4.4h和2.3.4.4b)和H7

4.

本实验室研制的新型黏膜疫苗和佐剂

  1. H7N9亚型禽流感标记疫苗:

    通过多肽检测芯片筛选H7 AIV特异性多肽,构建嵌合型重组H7N9亚型AIV疫苗候选株,与建立的单抗竞争ELISA配套使用,具有区别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的作用(Sun et al, Microbiol Spectr, 2021)。

  2. H9N2禽流感重组弱毒活疫苗:

    NS1截短重组H9N2亚型AIV rTX-NS1-128能诱导产生细胞和黏膜免疫应答,可同时保护同源和异源毒株的攻击(Chen et al, Front Microbiol, 2017 & 2021)。

  3. CS-IONzyme黏膜免疫佐剂:

    H1N1-CS-IONzyme复合体带有正电荷,延长黏附在鼻腔黏膜时间和数量,募集更多DC细胞,诱导产生黏膜和体液免疫,产生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Qin et al, Advanced Science, 2020)。

  4. 小 结

    1

    禽流感疫情总体平稳,但临床病例复杂化。

    2

    禽流感防控以生物安全为主,但现阶段疫苗免疫辅助手段必不可少。

    3

    禽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但需要源头防控。

    4

    加强病原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做好新型疫苗研发和储备工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