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维生素在肉鸡上的特殊应用,你用对了吗?

2024/12/17 10:57:45 0人评论 176次浏览 分类:维生素与氨基酸

免疫很重要

  流感、非瘟等病毒的肆虐,让我们更加重视“免疫力”的作用。

  提到免疫力,不免会想到维生素在这方面的优势。维生素是基础免疫非常重要的一环。维生素的功能广泛,如生长、羽毛、骨骼等的正常发育均离不开适宜的维生素水平。但是,动物对维生素需求的研究相对比较复杂,在不同的情况下,其需要量也差别巨大,比如不同的养殖环境、不同的加工条件,对畜产品的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同等,其使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肉鸡养殖关键点

  7月禁抗的时间表悄然来临,维生素水平也要重新审视。今天跟随就跟着小编来看看提升肉鸡免疫力和肉品质,到底哪种维生素的水平需要适当调整?

最佳免疫水平下维生素添加量

  一般而言,与免疫力和抗病力相关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25-OH-D3、维生素E和维生素C。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调节糖蛋白合成的一种辅酶,对维持皮肤粘膜完整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皮肤粘膜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如呼吸道、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完整性对抗病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维生素A对维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也是非常重要的,缺乏和过量均对免疫造成不利影响。许多研究证实:肉鸡达到最佳免疫和抗氧化状态的维生素A水平为15,000-20,000 IU/Kg(高士争,1998;郭晓宇,2019)。但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25号》对维生素A限量的规定:14日龄以前推荐添加10,000-15,000 IU/kg;14日龄以上建议维生素A的添加为9,500-10,000 IU/kg来保证肉鸡的理想的免疫性能。

维生素D/25-OH-D3

  维生素D3的功能以调节钙磷的代谢和吸收而著名,对降低腿病方面有非常重要作用。研究证实维生素D3在免疫方面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arreda, 2014)。在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形式过程中,首先在肝脏中转化为25-OH-D3,之后在肾脏中转化为1,25-(OH)2-D3,在后者转化过程中VDR(受体)和1α羟化酶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1α羟化酶主要存在于肾脏中,但目前研究发现,许多免疫部位如小肠、盲肠淋巴结、胸腺等均有1α羟化酶和VDR的存在(Shanmugasundaram, 2012)。动物在不同的应激状态会调节1α羟化酶的活性,从而调控免疫功能。如在先天性免疫方面能够增强先天免疫细胞的趋化性和吞噬能力;在获得性免疫方面能够降低免疫应激下的负面效应,在抗炎症方面有重要调节作用(Morris, 2014)。

  目前,商业条件下,维生素D3的添加量一般为3,000-5,000 IU/kg。鉴于维生素D3对免疫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幼龄动物对维生素D3吸收低的情况,建议在肉鸡21天以前使用25-OH-D3(Hy•D®)(69μg/kg)来替代部分维生素D3, 用来高效调节幼龄动物的免疫机能。在美国,90%的肉小鸡日粮中含有Hy•D®来保证幼龄鸡的最佳免疫。近期的研究表明,Hy•D®能够降低肉鸡在球虫感染引起的负面效应(Oikeh, 2019)。因此,除幼龄动物外,建议在动物处于应激或亚健康状态时,也要用Hy•D®来替代部分维生素D3

维生素E

  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作用被大众熟知。维生素E是重要的生物抗氧化剂,用以抵抗正常或应激状态下产生的活性氧和自由基的不利影响,保护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同时维生素E能够刺激抗体的生成,保证疫苗的使用效果。维生素E也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Konjufca, 2004)。有研究表明日粮中补充250 IU/kg的维生素E,其肠道免疫调节达到理想水平(Wendy, 2002)。额外添加300 IU/kg维生素E时能有效缓解大肠杆菌引起的挑战(Lawrence, 1985)。因此维生素E对肉鸡的健康和疾病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30-50 IU/kg维生素E就能满足肉鸡生长和免疫的需求(Leshchinsky, 2001),由于雏鸡阶段是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建议将维生素E水平提高到60-80 IU/kg

应激(如热应激)和疾病(如有球虫感染)的情况下,建议维生素E的水平增加到100-200 IU/kg (Niu, 2009)

  当然维生素E的添加量与日粮中的油脂水平和质量也要非常大的关系,肉鸡日粮往往含油比较高,在高油日粮中,超3%油时,每增加1%的油,维生素E水平需额外增加5 IU/kg。

维生素

  维生素C是动物机体内另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除此之外,维生素C对胶原和抗体合成有重要作用。肉鸡可以利用一些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主要在肾脏中合成维生素C。在正常条件下,维生素C不需要额外添加,体内合成的就可以满足肉鸡的生长代谢。有研究表明,雏鸡合成维生素C(前10天)受限(刘刚,2000),同时生长过程需要的维生素C有比较多,因此在雏鸡阶段推荐维生素C的添加。对维生素C的研究比较多的是能够缓解热应激带来的挑战,热应激情况下,维生素C的需求量大增,多数研究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维生素C 的添加水平为200-250 mg/kg(Khan, 2012)。

  需要注意:在制粒条件下,建议使用高稳定性的STAY-C35剂型。

维生素B2

  核黄素是机体中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的辅基,能够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有研究发现维生素B2能够刺激产生中性白细胞增强抗各种细菌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在肉鸡上的剂量试验表明:维生素B27.2-14.4 mg/kg(张建海, 2003)时,能满足其免疫和生长的需求

  在热应激条件下,维生素B2的水平需提高到21.6 mg/kg(唐淑珍, 2007)

  让我们看看肉品质

  优质肉品下的维生素推荐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质的要求关注度也会越来越高。肉品质的主要指标有三方面:

  1. 卫生学方面的检验:如微生物、寄生虫等安全的检测;

  2. 胴体品质检测:如肉色、滴水损失、腹脂等方面,主要反映肉鸡的肉质外观和口感;

  3. 化学成分:如鸡肉的风味物质,主要体现肉品的风味特性。提升肉品质的重要维生素是维生素E、维生素C和25-OH-D3

维生素E

  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能够提高鸡肉在加工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增强肉色,减缓鲜肉失色速度。这主要得益于维生素E的抗氧化功能。日粮中高含量的维生素E,能够沉积在肉中进而保护肉的氧化。

  许多试验验证,保证肉品质的最佳维生素E的添加水平需提高200 mg/kg(Gao, 2010)。尽管全程添加对肉品质的保护作用强,考虑成本原因,可以0-3周龄添加高含量的维生素E来保证42日龄鸡肉的品质。

维生素C

  与维生素E相同,维生素C也有比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但在保护肉质方面,研究结果不是特别统一。一般情况下,维生素C与维生素E在保护肉质有协同作用,尤其对热应激引起的肉质保护性更强,推荐添加250-300 mg/kg

维生素D/25-OH-D3

  最近几年,白羽肉鸡的鸡胸肉会出现较大比例的白色条纹肉、木质肉等现象,尤其在国外,影响到鸡胸肉的出售。生长速度越快的鸡越明显。引起这一现象的主因可能与遗传选育有一定关系。但最近的研究表明,25-OH-D3(Hy•D®)在缓解白条纹肉和木质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驰骋科技内部资料)。白条纹肉和木质肉等异常肉的肌间脂肪含量较高,蛋白含量比正常肉低。而饲喂Hy•D®能显著提高鸡胸肉蛋白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白色条纹肉和木质肉的发生率。一般推荐Hy•D®添加水平达到69 μg/kg,同时加部分维生素D3来满足整体需求。

维生素妙处,你get到了吗?

  随着对维生素功能的不断探索,肉鸡生产性能不再是评估维生素需求量的单一指标,在日常应用中,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适当调节相关维生素的含量,来保证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