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摘 要
为响应国家“禁抗”政策,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成为当前畜牧领域研究热点。植物提取物来源天然、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主要表现出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应激、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抗菌和抗癌等生物学活性。目前,对动物免疫调节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多糖类、黄酮类和多酚类上。然而,由于上述各类植物提取物的成分和化学结构复杂多样,其对动物的生物学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系统性阐述了上述植物提取物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相对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和推广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长期以来,抗生素类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以求满足市场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能够直接危害动物健康、诱发细菌耐药性和超级细菌产生,而且能够引起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进而危害人类健康。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因此,研发并使用具有抗生素替代潜力的功能性物质,解决饲料“禁抗”所引发的疾病防控难度加大、动物饲养效率下降等问题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药用植物提取物因其来源广泛、无残留及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对中国市场的调研,不同类型的药用植物提取物的单位价格因其纯度、来源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综合评估提取物的功效与成本,以探讨其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1 药用植物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
植物多糖是一类由醛糖或酮糖组成的天然聚合物。研究表明,植物多糖能够显著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及补体系统的活性。这类植物提取物在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和抑制促炎因子基因表达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进而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活性。上述调节机制不仅增强了免疫应答,还可能在抗炎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植物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低细胞毒性和高安全性,在生产实践中主要被用作动物免疫调节剂。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用植物多糖主要包括黄芪多糖(APS)、苍术多糖(ATRP)、甘草多糖(GPS)、人参多糖(PGP)、丹参多糖(SMP)、桑叶多糖(MPS)等。具体上,植物多糖类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如表1所示。
1.1
黄芪多糖
1.2
苍术多糖
苍术属于菊科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等地区。自古以来,苍术干燥的根茎在传统医疗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ATRP作为苍术中的重要提取物之一,具有致密、多孔及团聚形貌的特征,但不具有三螺旋构象,在抗癌,降血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得益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药理特性,ATRP还可作为免疫增强剂以及疫苗佐剂在增强免疫力和缓解应激等方面展现出优良效果。Xu等研究发现ATRP可诱导牛乳腺上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刺激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在家禽方面,饲料和饮水中添加0.5%ATRP可显著提高蛋鸡的饲料转换率和蛋重,同时提高其抗病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Chen等研究表明LPS能够显著提高鹅血清中的ALT和AST水平,补充400mg/kgATRP(纯度95%)可以降低血清AST和ALT水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诱导的肝脏损伤。
1.3
甘草多糖
1.4
其他植物多糖
除上述植物多糖外,有关其他种类植物多糖对动物免疫调节的作用也有相关报道。Xu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岩藻多糖通过调节Nrf2信号通路,增强大鼠肝脏和脾脏组织中抗氧化酶基因表达,调节抗氧化酶活性,从而缓解大鼠的体内的氧化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Ghosh等研究发现PGP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并且PGP提纯难度和成本较高,且不易保存,有待进一步研究取证。
2 药用植物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控机制
植物多糖作用于机体的免疫调节通路,主要分为胞外信号通路和胞内信号通路两条途径。在胞外信号通路中,多种模式识别受体位于细胞表面,能够识别并结合植物多糖,随后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将外部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诱导免疫基因的表达。常见的受体包括TLR样受体和补体受体。胞内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两条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信号传导通路(见图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
TLR4主要在髓样分化蛋白2(MD2)的协助下,识别刺激信号(植物多糖、LPS等),下游激活骨髓细胞分化原初反应蛋白(MyD88)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条途径。具体上,TLR4受到信号刺激后,招募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接头蛋白(TRIF)/易位相关膜蛋白(TRAM)和接头蛋白Toll/白介素-1受体适配蛋白(TIRAP)/MyD88复合物。在MyD88依赖性通路中,TIRAP/MyD88复合物激活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IRAK-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磷酸化的IRAK-1与TRAF6解离,并与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TAK1结合蛋白1(TAB1)和TAB2形成复合物,激活TAK1。激活的TAK1进一步磷酸化IκB激酶(IKK)复合物IKKα、IKKβ和核因子κB基本调节因子(NEMO)/IKKγ,导致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磷酸化和降解,从而释放NF-κB并促进其核转位。在MyD88非依赖性通路中,TANK结合的激酶1(tankbindingkinase1,TBK1)与TRIF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形成复合物,引发IκBα降解。此外,MAP激酶激酶3(MKK3)与MKK6通过磷酸化激活p38MAPK,p38MAPK通过活化激活蛋白1(AP-1),调控促炎细胞的表达,并通过与NF-κ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提高炎症反应。Zeng等的研究显示,牛蒡多糖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炎作用。Pu等的体外研究表明,龙葵多糖能够促进巨噬细胞中NO、TNF-α和IL-6的分泌,并增强了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表明TLR4-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龙葵多糖介导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
3 结语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