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秋季天气转凉,动物食欲开始旺盛;而且各类农作物秸秆、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说是养羊为过冬做准备及育肥羊的黄金季节,养羊户应抓住时机做好羊群的抓膘及配种等工作,为提高养羊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秋季同样是各种羊病的高发季节,管理不及时或疏于管理,会导致各种疾病且难以控制,严重时则会死亡,因此抓好秋季羊的管理,科学预防疾病的滋生蔓延显得非常重要。
1、寄生虫病
秋季同样是羊寄生虫病的高发季节,千万不可小看了小小的寄生虫,轻则影响羊的正常采食、消化、生长及健康,重则使羊出现营养衰竭而亡,严重影响羊场效益的产出。羊寄生虫病可分为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以及血液原虫等。
1.1蜱虫,俗称狗鳖、草别子等,是一种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在低洼潮湿处放牧的羊群,一般10月份以后天气转冷发病率便会大大降低,叮咬后会使羊出现强烈的痛感和痒感,进而影响羊的正常采食、休息与生长,并且还会传播一些其他疾病。
1.2螨病,分为疥螨和痒螨,一般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及早春,具有高度传染性,患羊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痒感,会蹭墙或其他物体进行止痒,后期则会出现片状脱毛。
1.3肝片吸虫,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羊吃了附着有肝片吸虫囊蚴的水或草而感染发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羊均可感染发病,羔羊和绵羊病死率较高,在低洼处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为严重,患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可视粘膜苍白,黄疸,贫血消瘦,被毛粗乱易断,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
1.4羊肺丝虫,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山羊和绵羊均可患病,患羊病初主要表现为干咳,夜间干咳明显,流脓性鼻涕,体温多正常,个别严重病例或继发感染的情况下体温可升高至40℃以上,食欲下降,逐渐消瘦。
1.5消化道寄生虫,羊消化道寄生虫较多,有前后盘吸虫、绦虫、消化道线虫、蛔虫、钩虫等,患羊通常会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刍减少,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腹部疼痛,逐渐消瘦等。
羊寄生虫病应进行防治结合才可以,首先要严把饲料质量关,不要喂被污染的饲料;其次定期进行驱虫,驱虫计划参考,9月初采用肝蛭净或蛭得净驱肝片吸虫,9月中上旬找一个良好的天气给羊进行药浴或体外喷药驱体外寄生虫,9月中下旬至10月初可以采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可以有效防治大多数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时一定严格按照说明用量、用法进行,最好先小群试验再大群驱虫;最后则是要做好羊舍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特别是驱虫期间一定及时将粪污清理干净并进行严格消毒,以免环境中的虫卵对羊群造成二次感染。
2、梭菌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黑疫、羊肠毒血症及羔羊痢疾等,本病多发生于羔羊和绵羊,且营养越好的羊群越容易发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秋、冬、初春气温多变或阴雨连绵的季节多发。
2.1 流行特点
此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2岁以内的羊发病较多。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夏秋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在低洼地、潮湿地、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此病。
2.2 主要特征
病羊往往还未出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病羊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有的排黑色稀粪,体温一般不升高,有的升高到41℃,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
2.3 预防
在该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不论大小羊,均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
本病发生严重时,转移牧地可收到减弱和停止发病的效果。应将所有未发病的羊只转移到地势高、干燥的地区放牧,早上不宜出牧太早。
及时隔离病羊,对病死羊严禁剥皮利用,病羊尸体及排泄物应深埋。
对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驰骋一片净或驰骋碘无忧消毒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口服2%的硫酸铜,每只羊100毫升。
2.4 治疗
由于此病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对病程较长的病例可给予对症治疗,使用强心剂、肠道消毒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肌内注射青霉素320-400万单位,内服磺胺嘧啶0.1-0.2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静脉注射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5-10毫升、VC注射液1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毫升,每天1次。
来源:兽医资讯。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