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个人对猪瘟防治的几点看法

2021/8/12 9:33:04 0人评论 619次浏览 分类:猪牛羊专栏

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多年来,国内外诸多同仁一直致力于猪瘟的防制研究且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由于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流行毒株的变异呈现一定的多样性,且多数毒株已向远离疫苗株方向变异给疫病防控带来一定难度.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认为对猪瘟疫情的动态监测、强化可疑样品的诊断、及时掌握流行毒株的变异对控制猪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猪瘟的基本特征

   猪瘟病毒感染猪后,在病猪全身的组织和体液中大量分布,以脾脏、淋巴结、血液里含毒量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先便秘后腹泻.多处皮肤出现点状出血,病理变化为:浆膜、粘膜、肾的小点出血,.淋巴结边缘出血,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传染性强,病猪可以通过粪便、尿液、分泌物排毒,并可通过被污染的多种媒介感染本病。致死率高,一般难以治愈。

2、猪瘟的流行特点

   近年来.由于广大兽医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猪瘟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猪瘟的流行方式已发生改变,多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症状减轻,但潜伏期及病程较长,多呈地方流行,以母猪流产、死胎、新生仔猪死亡为主要特征。

   由于初诊时猪瘟症状不明显或猪瘟混合感染其它疾病,确诊猪瘟存在一定难度,而往往当成普通病来治疗,况且因历年来高密度的免疫接种一般认为患猪瘟的几率不高.只有当常规用药治疗无效且患病猪大量死亡时才考虑是否感染猪瘟。等到确诊后,病猪已进入病程的中后期。由于治疗前未确诊(需经实验室诊断),治疗后又没有进行检验,不能判定是病猪自身耐过还是其它因素,而耐过的猪可终身排毒,成为猪瘟病毒的散播源,给猪群造成极大危害。

3、猪瘟为何难以防制

3.1猪瘟疫苗的保护率不是l00%,也就是说即使注射了猪瘟疫苗仍可发生猪瘟。如猪场感染了免疫抑制性疾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等),这些病能干扰猪瘟抗体的产生和维持。因此,猪在注射猪瘟疫苗后.机体并不能产生免疫应答,而造成免疫麻痹,导致免疫失败。
3.2疫苗质量是否可靠,免疫方式、时间、程序是否合理,这些在日常工作中很值得推敲。疫苗从生产到使用需经多个中间环节,而现行的保藏冷链系统不一定每一环节都合乎要求.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疫苗使用时效价如何,一般不得而知。
3.3虽然免疫方式正确,疫苗质量可靠,但少数猪仍表现特异性免疫力低,猪瘟抗体水平维持在保护线以下。如猪生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虽然接种过猪瘟疫苗,但其产生的猪瘟抗体不能有效抵抗猪瘟野毒的攻击.毒力强的猪瘟病毒感染只有部分免疫力的猪体后,也可使猪瘟病毒改变其抗原特性,从而出现猪瘟的继发感染。
3.4麻木接种。机体本身免疫抗体水平高时,由于抗体的中和、吸附作用,疫苗不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免疫前抗体水平越高,免疫效果越差。
4、猪瘟的防治措施

对已确诊的猪瘟不主张治疗,病猪及其污染源一律作无害化处理,并用2%的烧碱溶液对生产区进行彻底消毒。对疑是猪瘟的病猪.可用猪瘟脾淋苗每头按5头份进行紧急接种。

5、小结与讨论
5.1新购仔猪来源复杂.没有配备隔离室进行观察.购回后就立即进场是引发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5.2从以上案例来看.新购9头仔猪很显然早已感染猪瘟病毒,病发后引起死亡。其余死亡的5头可能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混感其它疾病有关,虽然接种过猪瘟疫苗,但产生的抗体不能抵抗猪瘟野毒的攻击,因而出现继发感染。
5.3强化二免,免疫后要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监测.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