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 1976,EDS-76)也叫减蛋综合征,是一种使产蛋鸡或种母鸡产蛋率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1976 年荷兰科学家首次报道了该病,并且命名为产蛋下降综合征,简称 EDS-76。1977 年又从鸡体内分离到了 EDS-76的病原体,随后在英、德、法、意大利、波兰、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相继发生。我国学者李刚和朱国强等在1992年通过病毒分离首次确认了本病的存在,1996年贵州省家禽中心检测到血清阳性率高达91.8%,本病近年来在我国流行已日趋严重。产蛋鸡一旦感染 EDS-76病毒后,鸡群产蛋量无法达到高峰期或产蛋量大幅下降,多发生于30周龄前后,可使产蛋量下降20%~30%,软壳蛋和无壳蛋达15%,蛋壳破损率高达38%~40%以上,严重影响到蛋鸡产业的发展,给广大养殖户及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性非常严重,我国将其列为 B 类动物疫病。为了更好地防控该病,了解并掌握该病病原的特点非常必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以期能帮助养殖户及销售人员提供参考。
1 病原学
1.1 命名为EDS-76,由于荷兰学者1976报道产蛋母鸡分离到具血凝性腺病毒,属III型腺病毒,是禽腺病毒唯一成员,血清学上与I型和II型亚群病毒无关。
1.2 该病毒源于鸭,EDS-76由接种疫苗污染传给鸡。
1.3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可分为三个基因型。
(1)11年来从欧洲感染鸡中分离到的毒株;
(2)英国从鸭中分离到的一些毒株;
(3)澳大利亚从鸡分离的一株病毒。
1.4 该病毒对氯仿和PH 3-10的处理很稳定,60℃ 30分钟可灭活,56℃ 3小时仍存活;耐单价阳离子,不耐双价阳离子与甲醛(0.5%)或戊二醛(0.5%)。
2 流行病学
2.1 该病毒主要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不可小觑,孵化场是感染该病毒最佳地点。
2.2 任何年龄的鸡都能感染,小鸡感染不表现症状,带毒至产蛋期,但可以被疫苗阻断激活。
2.3 健康产蛋鸡感染后7-9天开始出现症状,最长潜伏期为17天。
2.4 EDS-76爆发具有三种类型:
(1)原种鸡感染:经垂直传播,但受感染的鸡胚数量不大,主要是后期水平传播的作用,这类鸡群只有到全群产蛋达50%以上时才出现排毒并产生HI抗体,此后,病毒激活并排出,出现多个感染点导致病毒扩散。
(2)蛋盘污染:粪便也含有病毒,免疫注射针头导致水平传播,水平传播较慢且呈间断性,笼养鸡舍引起全群感染需要达11周的时间,经垫料传播迅速。
(3)水禽传染给鸡:通过粪便污染饮用水,多呈散发。
2.5 EDS-76母源抗体半衰期为3天,要到4-5周龄后母源抗体近于不能检出才能诱导产生主动抗体。
2.6 鸡免疫简单综合征疫苗后,早期(21天前)抗体水平与免疫剂量正相关,后期(21天后)抗体水平与免疫剂量无关,抗体水平在28天可达到高峰,理论上可以维持到整个产蛋期结束。
3 病毒致病机理
3.1 EDS-76为核内复制,主要感染输卵管伞上皮细胞,病原存在于鸡的输卵管伞部、输卵管狭窄部、蛋壳分泌腺及鼻黏膜等上皮细胞中,并且可随着卵子的形成而进入蛋中形成垂直传播。
3.2 人工实验感染可在脾脏里检测病毒,感染3-4天,病毒在全身淋巴组织复制,尤其是脾脏和胸腺,输卵管伞部总要受感染,该部位感染率100%,采集该部位可用于病毒分离。感染后7-20天,输卵管狭部蛋壳分泌腺有大量病毒复制。
4 诊断要点
4.1 每当鸡群不能达到预定的产蛋水平或出现生产下降,尤其是在鸡很健康而先发生蛋壳变化,或产蛋量下降同时发生蛋壳变化,首先怀疑为EDS-76;
4.2 通常情况下,产无壳蛋是EDS-76的一个特征,畸形和起皱的蛋不具有特征性,而无壳、软壳和薄壳蛋也具有特征性;产有色蛋的发病鸡蛋色泽逐渐消失,薄壳蛋壳质粗糙或蛋的一端上有粗颗粒;
4.3 垂直传播感染的鸡群,大多数鸡在产蛋高峰前后发病,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发病,减蛋发生在产蛋率超过50%和高峰期之间出现,发病持续4-10周,产蛋可能减少40%,存在后期补偿作用,对受精率和孵化率没有影响;
4.4 感染日龄很重要:如果1日龄感染的鸡,以后产蛋除蛋白质量受影响和蛋较小外,蛋的外表很正常;产蛋初期感染,产蛋率明显下降,且不能达到产蛋高峰;产蛋后期感染,产蛋先先下降后上升。
4.5 肉种鸡和产褐壳蛋的鸡较产白壳蛋的鸡感染更严重。有实验表明,白壳蛋品系鸡产蛋下降,而褐壳蛋品系鸡产蛋几乎没有降低,但蛋壳不好的蛋较多。
5 实验室辅助
5.1 抗体检测:鸡只感染后5天,IFA、ELISA、SN及HI试验可检测到抗体,7天后,DID可检测到抗体,4-5周达到高峰,即便有高抗体,鸡仍能排毒,但某些排毒的鸡并不产生抗体,所以要注意区别。
5.2 宿主系统:鸭肾、鸭胚肝和鸭成纤维细胞高滴度繁殖;鸡胚肝细胞繁殖较好,鸡肾次之,鸡成纤维相当差;鹅细胞中高滴度繁殖;鸡肝细胞中,病毒滴度和HA高峰出现时间细胞内为48小时,细胞外为72小时;鸭肝和鹅胚尿囊腔接种,增殖良好,可达1:16000-1:32000,不能在鸡胚中增殖。
5.3 分离鉴定:采集病鸡输卵管峡部蛋壳分泌腺处理后,接种9-11天龄鸭胚或者鹅胚分离病毒,收集尿囊液采用0.8%鸡红细胞做HI试验检测;要判为阴性时,使用鸭细胞要求最少传两代,用鸡细胞需传2-5代;
6 鉴别诊断
6.1 脑脊髓炎:引起产蛋下降10-40%,将蛋1-2周后可恢复,入孵率下降10-35%,垂直传播小鸡会出现麻痹、震颤和死亡;
6.2 新城疫:非典ND(HI>8),出现腹泻,青绿色粪便,有呼吸道症状,产蛋率和受精率都下降;
6.3 禽流感(H5):降蛋后无法恢复,呼吸道症状,鸡有死亡;
6.4 禽流感(H9):产蛋刚进入高峰鸡群初期是产蛋上升速度变慢,然后出现产蛋不稳定,忽高忽低,接着保持4-5天后每天以2-5%的速度降蛋,在一周或两周时间内产蛋降低到40-60%之间,累计降低30%-40%左右。蛋壳无影响。继发其他病可致死亡。
6.5 传支:有呼吸道症状,产蛋率下降,同时有软壳蛋、变形蛋、砂皮蛋、浅色蛋和白皮蛋,蛋清水样,易与蛋黄脱离。严重时可导致卵黄性腹膜炎。早期感染鸡产蛋率上不了高峰,解剖输卵管发育不全。
6.6 鼻炎: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病,主要表现面部肿胀或流鼻液等症状,引起产蛋严重下降。
6.7 禽霍乱: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与死亡率高。慢性为肉髯水中和关节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6.8 肿头综合症:禽肺病毒引起并继发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支原体等病原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6.9 气候原因:温度15度以上,28度以下为最宜。观察鸡舍温度是否超出或低于这个区间。
6.10骨软症:发生骨软症的鸡群产蛋率下降,破壳蛋增多,但蛋壳颜色变化不大,病鸡瘫痪通过添加和调整钙磷比例等方法鸡群很快恢复。
7 防控与净化
7.1 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以加强科学管理、免疫、检疫(严防有该病的禽,蛋引进)和淘汰病鸡着手;在管理上要执行严格的消毒卫生工作,种鸡场不应混养鸭、鹅等其它家禽。
7.2 鸡群在进入产蛋前全部产生抗体,产蛋将不受影响,因此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接种抗原含量高的灭活苗15天后可产生抵抗力,可在4-5个月内持续存在。
7.3 净化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