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概 述
1950年Kaschula南非发现番鸭呼肠孤感染,1997年广州、福建、浙江番鸭出现类似症状疾病,2005年陈少鸢、黄瑜报道福建、广东、浙江番鸭、半番鸭、麻鸭新型呼肠孤,2006年苏敬良报道樱桃谷鸭新型呼肠孤病。
樱桃谷鸭发病日龄主要为10—30日龄,该病发病率为5%~32.5%,病死率4%~20%。患病耐过鸭出现明显生长发育迟缓,且导致免疫抑制,极易诱发细菌(如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严重的继发感染。大多数成年水禽感染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也有部分禽群出现产蛋率下降并且持续性波动。
一、流行现状
2024年9-10月份,在安徽皖北、苏北、山东等养鸭密集区域时有发病。造成个别养殖场雏鸭成活率降低,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养殖场条件相对简陋,对本病防控意识认识不足,造成感染的鸭群没有及时发现,目前早期感染严重,肉鸭中后期混合感染增多,出栏前明显看到鸭群整齐度差,后期采食量增长缓慢等情况。
二、临床案例
1、发病背景
2024年10月,安徽某集团养殖场养殖的樱桃谷肉鸭,全场饲养1.8万羽,每栋9000羽,其中一栋5日龄雏鸭每天伤亡200只,鸭群中明显看到有缩脖的弱鸭较多,采食量下降15%。发病率在30%。出诊当日死淘率超过10%。
该养殖场1日龄没有免疫鸭细小和呼肠孤抗体。
2、临床症状
鸭群中软脚、瘫痪的雏鸭较多,在20%左右;缩颈伏卧;精神萎顿;排白色稀便。
瘫痪缩颈伏卧
淘汰的瘫痪鸭和死鸭
瘫痪鸭排白色稀便
3、剖检病变
解剖20只鸭,脾脏萎缩坏死9/20,脾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灶11/20,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
脾脏坏死萎缩
脾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灶
4 、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结合防疫情况,初步诊断鸭新型呼肠孤。
采集死亡鸭肝脏、脾脏、胰腺送实验室经PCR检测,鸭新型呼肠孤病毒阳性。
注:“+”为阳性;“-”为阴性;“±”为可疑
5、 治疗方案
① 将鸭舍中的弱鸭全部挑出来淘汰,做好每天的消毒工作;
② 发病栋紧急注射呼肠孤抗体1.5ml/只+头孢噻呋钠10mg/只;
③ 饮水使用驰骋奇珍颗粒3000斤水/1000g +新力爽3000斤水/1000g+驰骋普疾宁1500斤水/500ml+ 呼康灵1000斤水/500g,连用3-4天。
6、治疗结果
发病鸭群紧急注射后第二天死亡数开始大幅下降,第三天基本恢复正常。
此批鸭注射抗体后采食量增长明显,出栏体重平均3.1kg,只利润在1元左右。
该养殖场又连续使用呼肠孤+鸭细小二价抗体(0.8ml/只,8日龄注射1.5ml)预防3批,养殖成绩一直稳定。
7、结果分析
由于养殖场条件差,许多的养殖户对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原认识不足,防控意识差,造成没有及时使用抗体预防,引起呼肠孤病毒的爆发。通过近3批的呼肠孤+鸭细小二价抗体使用基本控制了病情。
三 、注意事项
1、由于本病越早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建议商品鸭要尽早足量注射呼肠孤+鸭细小二价抗体进行预防。
2、由于本病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建议一旦发生过本病养殖场,要持续使用呼肠孤+鸭细小二价抗体3-5批以上控制本病。
3、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止本病反复发生,呼肠孤病毒无囊膜,不易被一般的消毒药杀死,可以使用“驰骋一片净”1片兑水1-2斤对养殖场及用具进行消毒,空舍期和带鸭均可使用。
禽流感新常态下,如何防控;驰骋种禽疫病防控专家魏老师建议使用药物预防禽流感:
① 蛋种鸡、肉种鸡:每间隔20天使用 驰骋奇珍颗粒+驰骋EAD乳液+养殖安混合使用;一个疗程(3-4天)
② 白羽肉鸡:每间隔10天使用“驰骋奇珍颗粒或双明星”+驰骋EAD乳液+养殖安混合使用。一次使用4天。抗菌药物最佳选择“好得快或替嘉康”,可以配合使用达到预防或治疗气囊炎的发生。
③ 种鸭鹅、种鹅、肉鸭鹅、肉鹅:每月间隔20天使用“驰骋奇珍颗粒或双明星 +驰骋EAD乳液+养殖安混合使用;一个疗程(4-5天)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